信息来源:厦门市电影家协会 时间:2017-04-25 11:01:00
厦门市电影家协会主办艺术电影《八月》观赏及沙龙活动
图片:《八月》沙龙活动海报
“《八月》以一种原生态的现实主义,将观众带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微观的视角,却能深刻地直击波谲云诡的时代变革,让我们打开历史的窗棂,去体会时代的焦虑,去感悟导演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
——福建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市电影家协会主席李晓红教授
图片:影片《八月》截图
4月2日,作为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艺术影院成员,MGF梦工坊影城(厦门加州店)与厦门市电影家协会,在艺术影厅内举办了电影《八月》观影及沙龙活动。当日,出席活动的嘉宾有:福建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市电影家协会主席、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晓红;中影数字梦工坊影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MGF私影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厦门市电影家协会副秘书长邱静;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邹振东;厦门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市电影公司总经理徐鹭雄;厦门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大峡谷影视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云辉导演;厦门市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市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艺术学教研室主任张爱功博士;厦门市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郑国庆博士;厦门市电影家协会微电影专门委员会副会长林恺;厦门市电影家协会演员工委会秘书长王谦;厦门市著名影评人聂晶品;厦门市著名纪录片导演孟向东;厦门市著名导演崇见;中影数字梦工坊影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娟娟等人。
图片:李晓红主席致辞
本次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观看《八月》以及映后沙龙。到场的观众包括厦门市影协会员、专家学者与电影爱好者,共80余人。影片观映后,由李晓红主席发言致辞,并开展沙龙活动,参与的嘉宾分别是:张爱功老师、曾云辉导演、崇见导演、孟向东导演、郑国庆老师、徐鹭雄主席、邹振东教授。沙龙围绕“《八月》影片的艺术特色”与“艺术电影、艺术院线的发展”两个主题展开,各位嘉宾相继奉献了精彩的发言,引起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前排嘉宾:孟向东导演、崇见导演、邹振东教授、张爱功老师、郑国庆老师、曾云辉导演(从右向左)
沙龙活动进行中,邹振东教授分享个人感言:“这部影片给我最大的感触便是让我带入了一种年代感。这似乎暗示了一种距离,但导演巧妙地将他的个人经验书写成了普遍的记忆,通过片中的每一个细微的物件、每一句人物的台词,让我们的记忆慢慢涌出,伴随着光影的流逝,让每位观影者徜徉在属于自己的‘90’年代。这也是影片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共鸣。”
图片:邹振东教授发言
图片:徐鹭雄主席发言
张爱功老师、郑国庆老师从影片的文化内涵、美学特征等方面分享了对影片的见解;曾云辉导演、孟向东导演、崇见导演分别从电影创作的角度对影片给予了一定的评价;徐鹭雄主席针对当下艺术电影的发展态势、艺术院线的建设思考等问题发表了个人看法。随后进入现场提问环节,现场电影爱好者踊跃提问,各位嘉宾一一进行了细致的解答。
图片:现场观众提问
萧条悲怆的过往记忆,童真烂漫,风骨凄寒。拨开尘埃虚掩的历史窗台,时代变幻,磋叹缅怀。飞逝的影像如泛黄的纸张,道不尽的,是定格的尘埃。童年,是过往的纯真,是每个人内心深处被尘封的甜蜜。恰如时光信步,仿若梦中拾零,《八月》沙龙活动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带我们在记忆中穿梭,于内心深处往返。同时,这也是艺术电影的魅力所在。
图片:影片《八月》截图
最后,随着影厅灯光的升起,本次活动落下帷幕。每位观众都在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情愫中纷纷离场。这次活动是厦门市电影家协会和MGF数字梦工坊影城为广大电影爱好者提供的一次交流学习的机会。作为厦门市第一家加入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的艺术影院,MGF数字梦工坊影城为推动艺术院线建设、艺术电影生产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面对商业电影大行其道、影片质量良莠不齐的尴尬窘境,艺术电影、艺术院线的建设与推行,或许能够重新找回迷失的坐标,引领中国影市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