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时间:2015-07-21 09:18:00
奖项:
第五届厦门文学艺术奖荣誉奖
获奖者:赖妙宽 获奖作品:《城里城外》
晨报记者 叶子申
即便过去许久,赖妙宽仍清晰地记得21岁那年,她的处女作小说《谁之过》被《福建文学》发表的整个过程。1981年,她刚参加工作,对社会的不适和不解成为她心中的块垒,非吐不可。“没有文学理想的我居然拿起笔来写小说。”赖妙宽说,小说叙述学生时代的爱情与世俗的冲撞。
小说完成后,她在单位图书馆里看到《福建文学》,便抄下地址,不管三七二十一,将小说寄出去。此后,她怀揣着这个梦想,像怀抱一个不可言说的秘密,一直不敢与他人说起。直到有一天,杂志社传来喜讯:小说将被刊用。
“你们无法想象,当时文学的力量有多么大。”赖妙宽说。小说发表后,她受到了福建文坛的关注。这成功的一步,开启了她的文学之路。
时至今日,赖妙宽已在文学创作领域深耕三十多年,写下了诸多颇具影响力的著作,如小说集《天赐》、《共同的故乡》,长篇小说《父王》、《城里城外》,长篇报告文学《忠诚》等,并获得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福建省百花文艺奖等重要奖项。
赖妙宽说:“一开始的写作纯粹是有感而发,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但这种写作有局限性:当身上储存的东西写完了,便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
“有段时间,我会因找不到恰当的表达方式而怀疑正在写的作品、自己的写作能力,甚至整个生活。”赖妙宽说,但她从没想过要将就,而是鼓起勇气,像一名探险者,虽然方向未明,但一直坚持在焦虑和紧张中写下去。
“到了写《一个传言的证实》时,感觉整个写作状态飘起来了,进入一个自由的状态,那种欣喜和梦幻的感觉,只有写作者才能体会。”赖妙宽说。在这种状态下,她的短篇小说《右肋下》入选中国小说排行榜,又创作了长篇小说《天堂没有路标》等。《城里城外》2012年出版后,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对此评价称: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宏大的创作题材,赖妙宽却用一种轻巧的方式去把握,将城市化进程具体化,并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探索。
关于写作,赖妙宽说,每个写作者都有自己的出发点,“我始终为自己写作,为自己的内心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