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5日下午,由厦门市文联主办、厦门文学院承办的“美丽厦门”征文颁奖暨优秀作品诵读活动在筼筜书院举行。
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陈毅达,厦门市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萍,厦门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林起,福建省文联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林蔚文,福建省作家协会秘书长林秀美,厦门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厦门文学杂志社社长林水圳等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者颁奖。经过评委会委员的认真评选,《餐桌上的绿色名片》等19篇作品获奖。
活动现场,获奖者代表、作家、学生、文学爱好者等60余人集聚一堂,共同赏文,气氛非常热烈!颁奖仪式上,厦门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林起高度评价了“美丽厦门”征文的优秀作品,赞扬了作家和广大文学爱好者以高涨的热情投入“争做美丽厦门的谱写者、传播者、塑造者”的行为,也对他们提出了植根于厦门的文化沃土,创作出更多文学精品的希望。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陈毅达也在颁奖仪式上发表了讲话,高度评价了厦门文学在闽派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尤其对厦门文学中的诗歌创作、文艺批评、文艺翻译给予了高度赞赏,同时希望福建省文联和厦门文联一起共同推进闽派文艺更好地发展。
颁奖仪式后,主办方以诵读的形式,对这些优秀作品进行推广和共享,让广大文学爱好者和普通市民与作家们一起感受“美丽厦门”。
据悉,“美丽厦门”征文活动是厦门市文联支持参与“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战略行动计划的九项行动计划之一——“组织创作一批反映美丽厦门的文学作品”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该项工作自2013年9月开始策划,于2013年11月正式启动,通过网络、杂志等方式面向社会征集文学作品。
活动启动后,为能更广泛地征集到优秀作品,厦门文学院通过网络、杂志广泛宣传,并召开征文活动动员会,在作家层面和社会层面进行发动宣传。随后,厦门文学院组织召开选题论证会,有重点地邀请本市50名作家,讨论并确定选题。作家们选题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反映我市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有反映某区外来劳动力,有反映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情况的,有描写我市风土人情自然景观的……
确定选题后,文学院分4组跟踪作家们的创作情况,力所能及地解决创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作品初稿提出建议。在作家们创作期间,厦门文学院邀请张胜友、李炳银、何香久等全国知名报告文学作家来厦举办《报告文学的创作与力量》等系列文学讲座,与作家畅谈创作心得,解答创作疑惑,提升文学创作水平。
经过多方努力,从2013年11月1日正式启动至今年2月28日截稿,收到省内外来稿近百篇。在征文截止日期后,还陆续收到作者投稿,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只能遗憾地做出不参与评选的决定。此次征文活动从参与作者来看,既有省内外知名作家,也有文学新秀,还有社会各界的文学爱好者;既有离退休干部,也有在校教师、公务员,还有打工创业者。从作品来看,多数作品内容丰富,角度新颖,情感饱满,有记录厦门历史变迁的,有见证厦门经济发展重要时刻的,有记叙普通厦门人故事的,也有描写厦门民风民俗的……创作者们通过文字表达了对厦门的深厚情感,用独特的视角、以文学的形式反映了“美丽厦门”的丰富内涵。
在征文期间,《厦门文学》杂志开辟了“美丽厦门”征文专栏,择优刊登征文作品以飨读者。
2015年6月2日,厦门文学院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征文稿件进行评选。评审委员会由省文联、省作协、厦门艺委会抽调专家组成,由陈毅达担任评审委员会主任。经过评委会成员2天的集中评审,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最终共评选出19篇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4篇,分别为《餐桌上的绿色名片》、《以漫步方式感知厦门之美》、《白鹭从这里起飞》、《琴岛的旋律》,三等奖5篇,分别为《美丽邂逅》、《青春正美,璀璨鼓浪》、《厦门老街》、《相思满山》、《鹭岛趣谈》以及《一所大学与一座城市的激情岁月》等10篇优秀奖作品。这些获奖作品深刻反映了全面深化改革和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富有厦门地方特色,较好地体现了时代精神;同时具有一定艺术品位和艺术感染力,达到了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
据介绍,为做好“美丽厦门”优秀征文作品成果的推广和共享工作,在继颁奖当天的作品诵读会后,厦门文学院还将与厦门市教育局合作,结合“厦门文艺大讲堂”举办三至五场“美丽厦门优秀文学作品进校园”活动。活动将通过作家现场讲授寻找素材及创作体验的方式,让广大学生在解读文学作品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厦门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