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厦门文艺大讲堂系列报道之十五

信息来源:  时间:2016-06-12 15:57:00

缺的不是镜头和钱 而是如何观察生活

 

 ■讲座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

  厦门晚报(文/图 记者 龚小莞)昨天下午,文艺大讲堂摄影讲座《摄影艺术作品创作解析》在厦门市美术馆二楼举行。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张桐胜与摄影爱好者们分享了他的创作理念。

  “我认为,现在大家不缺相机,不缺镜头,也不缺经费,缺的是如何观察自然、观察生活,如何把我们手中的相机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文化积累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我们的相机展示给观众,展示给世界。”张桐胜结合自己的摄影作品,分析了创作体会。他以1996年在陕北吴起镇黄土高原上拍摄的一幅作品为例。当时,他开着车从延安出发要前往银川,路过吴起时,正赶上除夕。当地人吃水很困难,要到原下的泉里面找水。尤其是在过年时,当地人要把家里的锅碗瓢盆缸全部蓄满水,寓意来年五谷丰登、日子和和满满。他在路边看到老百姓带着孩子,牵着毛驴,挎着水桶到原下寻找水源的那一幕后,用相机定格了山谷里的瞬间。

  张桐胜为这幅作品取名为“取水有道”。他说,用这幅照片诠释老子的哲学理念特别贴切,人一定要尊重大自然的规律,才能寻找到水源。当地老百姓祖祖辈辈沿着羊肠小路,一年年、一代代取水,养育子孙,那是一条生命之路。照片完全是用东方人的理念拍摄,但是西方人也很接受。这幅作品曾在欧洲巡展三年,深受欢迎。他说,在选择摄影对象的时候,一定要通过现代摄影手段,和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捕捉到能表达“既有东方韵味又属于世界的瞬间”。

  链接

  大讲堂举办两年多

  提高群众文艺修养

  此次讲座由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厦门晚报社联办,厦门市摄影家协会、厦门市美术馆承办。文艺大讲堂由厦门市文联和厦门晚报社联合推出,旨在通过活动普及文艺知识,帮助群众提高文艺修养和艺术水平,推动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和社会道德文明建设,促进特区文艺大发展大繁荣。该活动已持续了两年多,讲堂内容包括文艺各门类基础知识、技能技法、欣赏品鉴、理论评论以及文艺掌故、文艺生活等。

本网站由 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邮 编:361005
本网站由厦门网制作 闽ICP备:1601627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2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