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时间:2025-05-12 14:45:56
5月8日,福建省文联系统“会员回家月”活动在福州市三坊七巷安民巷16号“福建文艺家之家”启动。省文联主席陆开锦宣布2025年福建省文联“会员回家月”活动启动,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东河要求全省文联系统齐心协力把“会员回家月”活动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成效。
省文联领导共同开启“会员回家月”活动
启动仪式由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王来文主持。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曾章团部署了全省文联系统2025年“会员回家月”活动相关工作安排,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林秀美向“回家”的会员们致欢迎词。省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许瑞生,省文联兼职副主席唐晓燕、鄢萍、潘朝阳出席活动。与会嘉宾共同开启“会员回家月”活动。
在现场,知名老艺术家黄文山,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方毅,省文联副主席、福州市文联主席鄢萍,新会员代表方晓梅,“文艺两新”代表萧鼎等各艺术门类的会员相继根据自身的工作收获、艺术感悟,与大家一一作了分享。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回家感觉充满浓浓的仪式感!满满的归属感!真棒!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会员回家”这四个字,对于每一位文联人来说,都有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对每一位艺术工作者而言,那是一声深情的呼唤。众所周知,会员是文联协会组织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各文艺门类文艺工作者的中坚力量;文联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广大会员的温馨家园,是会员交流思想、碰撞灵感、共同成长的精神港湾,是志同道合的会员们砥砺德行、精进技艺的广阔平台。
开展“会员回家月”活动是省文联推出的一项暖心工程,以文艺之名的相聚,目的是为了不断把工作向外拓展、向基层延伸,增强会员们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不断将更多文艺人才紧紧团结在文联组织周围。
李东河对开展好“会员回家月”活动作了强调,要求全省各级文联组织要以会员为中心,以回家为理念,以活动为载体,把文艺界的朋友们请进来,认一认文联的门、见一见文联的人、聊一聊文联的事,少长咸集、促膝相谈,交流创作心得、分享生活感悟,让大家在忙碌的创作与生活中,能够停下脚步,回到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一起交流艺德艺范、倡树新风正气,重温初心、汲取力量。
李东河要求大家一起做到:
聚焦主题、导向鲜明。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实现思想共鸣、情感共鸣、艺术共鸣,树立新时代文艺文联工作的鲜明导向。
形式多样、氛围浓厚。充分利用新时代特色文艺实践地、“文艺两新”实践聚集地等全省“文艺家之家”阵地,因地因艺制宜,灵活采取会员沙龙、研讨交流等形式,营造宾至如归、深受尊崇、倍增责任的浓厚氛围。
形成常态、融入日常。以此次“会员回家月”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文联组织与会员之间的日常联系,让“会员回家”形成制度、成为习惯,常走常亲、常来常往,持续改进文联工作、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增强文艺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以此激发大家创新创造活力,推动“闽派”文艺创作向“高峰”迈进。
致欢迎词
林秀美
(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我所理解的文艺家之家,是广大会员无限思念的情感寄托,更是“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的表达;是广大会员无法写尽的生命感悟,更是“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深沉;是广大会员不忘初心的艺术追求,更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坚持。
我们的文艺家之家,不仅包括省文学院、福建省文联机关大楼、福建省画院、冰心文学馆、海峡民间艺术馆、福建省各文艺家协会,还包括全省171个福建省新时代特色文艺实践基地、90多个三级文联等等,也都是文艺家之家,大家的家。不管是物理建筑形式的家,还是组织机构意义的家;不管是在艺术世界深入探究的家,还是连接情感精神层面的家,我们都真诚欢迎省市县三级文艺大军,10万多名省市县各级文艺家协会会员,有空多回家来走一走,看一看;认认门,探探亲。
亲爱的文艺家朋友们,欢迎回家,回到温馨之家!这里炉火正暖,书香飘荡,每一位会员的思念都会有心灵的回响;欢迎回家,回到和谐之家!这里笔墨相亲,美美与共,不同艺术的语言都能跳动成音乐,跌宕成诗篇,汇聚成画卷!欢迎回家,回到创作之家!这里沃土已深耕,种子已发芽,让我们以创新为楫,创作为桨,思想为帆,碰撞出智慧的艺术之花,共同推动闽派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会员代表发言
黄文山
(知名老艺术家)
我是省作协恢复后的首批会员,在省文联工作37年,从见习编辑成长到主编。2012年退休,至今一直与文联、作协保持着互动、沟通,感觉自己就是一只不断线的风筝。今天,文联呼唤会员回家,这种归属感就更强烈了!
请会员回家,就是体现了文联和作协对会员的关心,让大家感受家的温暖,为会员补充能量。作家要回的是精神的原乡,要将写作融入自己的生命,保持对写作的热爱和执着。作家要不忘初心,要心系人民、贴近生活、关注时代,用手中的笔展现对社会的关怀与责任。
方毅
(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我初入文联后便时常坐在台下,静静地接受着贾平凹、张晓风等文学名家的艺术滋养和生命分享,时至今日,仍对我影响至深。这里的一门一栏,这里的一步一景,是如此真切地吸引着、愉悦着大家。家是感情寄托的地方,更是责任寄放的地方。省文学院作为“福建省文艺家之家”,在此举办“会员回家月”启动仪式,我对这项活动充满期待。
鄢萍
(省文联副主席、福州市文联主席)
今天,我们以“回家”之名共聚榕城,既是践行“两个结合”的生动体现,也是打造闽派文艺高地的创新行动,福州市文联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强化省会意识,在文化强省建设中奋勇争先,争当闽派文艺排头兵。铸牢政治忠诚,建设凝心聚力的精神家园,坚持思想认同、价值追求与创作实践相统一。坚守德艺双馨,深耕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严格遵守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强化示范引领和标杆带动作用,让崇德尚艺在有福之州蔚然成风。勇担社会使命,厚植守正创新的文化底蕴,聚焦“做优传统、做强当代、做活传播”目标,推动创作理念与传播方式创新,深入挖掘闽都文化时代价值,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勇攀高峰的锐气,促进文艺精品生产与成果转化,创作更多彰显中国精神、福建特色、福州气象的精品佳作,夯实文艺家之家建设,为福州文艺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方晓梅
(福建省杂技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杂技团演员)
5岁的我,便进入福建省杂技团学习杂技表演。二十载春秋流转,我的生命轨迹便与这项传承千年的肢体艺术深深交融。2019年,我学成毕业正式进入杂技团工作。杂技团成为了我的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主演的《梦向远方——绳技》等节目在国际、全国、省里比赛荣获殊荣。
艺术成长的道路上,我一直还有个梦想——加入福建省杂技家协会。2024年初,我自豪地递上了福建省杂技家协会的入会申请表。儿时的梦想,终于圆梦了。一年多来,我深深感受到了省杂协这个温馨和谐大家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新力、服务力。
回家,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着不同的含义,它不仅仅是身份的叠加,更是心灵的归宿与情感的寄托。作为协会的一员我们可以通过参加省文联、省杂协举办的各类文艺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杂技艺术,为杂技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萧鼎
(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两新”代表)
当收到“回家月”活动邀请时,我的内心是很激动的,文联和作协对我这样的“文艺两新”来说意义非凡,它像是灯塔,也是链接创作者的桥梁,更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们精神上的一个家园。
近年来,包括网络文学在内的新大众文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组织的关心与指导下,有许多和我一样的作者都加入了各级作协和文联组织。
加入作协后,我亲历了文艺生态的深刻变革。举例来说,中国作协和省作协都有为“两新”群体开辟新的渠道,让网络作家等新文艺群体能够平等地参与重点业务培训、作品扶持等,提供了深入生活、参与采风等活动,让我们一起深入基层、步入一线,体悟社会发展的万千变化。这些创新而又暖心的举措,传递了作协组织的温暖,将更多热爱文学、关心文学的人团结在文联和作协组织周围。我发自内心的感觉到,作协不是高不可攀的庙堂,而是滋养创作的沃土,是我们写作者的一个家。
今天,我们所说的“回家”,既是回归文学初心,更是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这个"家"不应是封闭的港湾,而是扬帆远航的起点。
(来源:福建文联)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原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