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家圆,厦门市文联祝全市文艺工作者中秋快乐

信息来源:  时间:2024-09-18 10:01:38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

又是一年中秋节

厦门市文联

祝全市文艺工作者

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阖家团圆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

选送单位:

厦门市电视艺术家协会

主创人员

吴凯、陈英丽


我叫中秋节

选送单位:

厦门市电视艺术家协会

主创人员

林月惠


古堡明月夜

选送单位:

厦门市美术家协会

主创人员

纪小平


热闹博状元

选送单位:

厦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主创人员

刘丽萍


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选送单位:

厦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主创人员

黄念旭、何琳


衍纸《月饼》

选送单位:

厦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主创人员

陈宝珍


忆儿时中秋

楼下的民兴超市,月饼以各种充满创意的造型展现,让人应接不暇。我挑了许久,若有所思。

记忆里最好吃的月饼应该是在小时候。那会儿的月饼,单纯,朴素。即便只是以纯面粉加糖制作而成,也是特别香,而且吃再多似乎也不会令人发腻。

五仁口味,当属那些年的上等佳品,也是最富有粮食味道的一款月饼。将田地里花生仁、核桃仁、瓜子仁、芝麻仁、杏仁这些粒粒分明的粮食按一定比例添加。炒熟,去皮,压成碎丁,放入白糖,再裹以冬瓜条调黏稠状制作而成。因为吃起来有实实在在的满口生香,韧中带脆口感,所以家里长辈甚是喜爱,至今还念叨所有的月饼都远远不及五仁的味道。

吃饼赏月乃国人过中秋的习俗。这一天南北月亮同明,但吃月饼略有不同。周作人在《中秋的月亮》写道“江南中秋供素月饼水果及老南瓜,又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于我家乡莲河则另一幅图景。

这一天,厝边前后的乡亲们不约而同早早吃晚饭,拎着月饼出门。此时,家有大院子的主人家已经在葡萄藤架下摆好桌椅,备好茶水,招待纷沓而至的左邻右舍亲友。

“来,尝尝我们的月饼。”“这是我今早自己做的,你们也尝一尝。”热情的妇女手拿刀叉,将月饼分割几份,招待每个人。众人取一小块尝,甜蜜滑过舌尖,于口中蔓延,小啜一口男主人沏好的普洱。茶水清淡,刚好消除部分的甜腻。孩子们则像美食达人,吃上一块,不忘给予几句点评,引得大人们发笑。

月光皎洁,秋风阵阵,一群大人相谈甚欢,孩子更是耍得欢。孩子们一边玩耍一边嘴里吃着月饼,吃完一个又拿一个。大人担心吃多上火,赶紧叮嘱隔日再吃。望着未尝够的美食被收起来,孩子嘴巴撅得老高,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见此,大人灵机一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月饼放到十六吃才是又香又甜。”孩子一听,眼睛一亮,纷纷管住嘴巴,藏好月饼,就为十六能尝到更甜的月饼。想到这里,我不禁又笑了。

中秋佳节这个夜晚,整个院落里热热闹闹的,你一言我一语的。“拿幸福与人共享,将会得到更多的幸福”,这一天乡亲们分的是月饼,分享的就是幸福。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中秋承载了我儿时的一段难忘记忆,带着一份醇厚的味道,是关于月饼,关于赏月吃饼,关于团聚。如今,每逢佳节到来,也让忙碌的人们,有了奔涌时光里停泊的理由。

选送单位:

厦门市作家协会

主创人员

吴巧雯


玉兔逐月

选送单位:

厦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主创人员

许嫣红


海上巴士夜

选送单位:

厦门市摄影家协会

主创人员

刘北仪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原推文


本网站由 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邮 编:361005
本网站由厦门网制作 闽ICP备:1601627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2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