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清新隽永的“新南方写作” ——评龚万莹《岛屿的厝》

信息来源:  时间:2024-07-09 08:32:00

清新隽永的“新南方写作”

——评龚万莹《岛屿的厝》

●洪思颖

近年来地方性写作以其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和引人共鸣的故乡情结备受关注,其中“新南方写作”以“地理性”“海洋性”“临界性”“国际性”作为主要特征。青年作家龚万莹的《岛屿的厝》作为极富闽南特色的地方书写,充分展现了“新南方写作”的特征,以其飞扬的想象力及清丽的语言描绘了在“南方之南”——鼓浪屿上九个绘于闽南生活画卷上的故事,讲述了岛民们那正如鼓浪屿上交错纵横的窄巷般交织的人生轨迹。

龚万莹在这场淋漓尽致的想象虚构中刻画了她心中的理想岛屿,讲述岛民之间相互缠绕的命运,还有在鼓浪屿出生、成长、离去的人们对待小岛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九个故事,纷繁的人生,在其中思考死亡和生的希望是作者重要的关注点。正如小菲在离去、归来又离去小岛的过程中发现“原来死亡一直在这岛上随意垂钓,自己包括身边的人并不会永远幸免”。

小岛承载着他们的美好、幸福、痛苦和失望,也承载了他们回应给死亡的答案。阿丽嬷早早为自己准备好了坟墓,开导外孙女鹭禾死亡不过如此,她渴望与小岛共眠;庭院里被砍倒的老芒果树见证着少女鹭禾渐去的童年,也见证着她对妈妈老去、阿嬷逝去的逐渐释怀;阿霞姨正视被丈夫抛弃的不幸,守护着杀气腾腾外表下柔软的自己,用心爱着女儿玉兔;童年时菜市场回荡的钟声好像拥有能够将时间暂停的魔力,而当多年后钟声再次响起时,玉兔和天恩已经可以心平气和地进行交谈。像玉兔意识到的原来“时间覆盖着所有,比海还大”一般,爱也比海还大,无论是亲情、爱情,抑或是友情。时间让岛上的人作出了回应死亡、不幸的答案,爱让他们重新燃起生的希望。像小菲意识到的“不是活的朋友死去了,而是死的朋友,在他人的回忆中慢慢活过来”,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这些宝贵的回忆重塑逝去者的肉身,又给生者新的希望。阿彬、大炳在水下与岸上的奇妙经历中触碰命运真相,在送王船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解脱;油葱阿公和妙香姑婆将过去的记忆深藏心底,在每一次送走“出山”的人时,为他人疗愈心伤,慰藉着后辈们“免惊,人生海海,日子照样要过”(在闽南话中,“出山”意为出殡,“免惊”意为别害怕)。作者将丰富的想象力和闽南方言紧密结合,对语言表达的把控力加之充沛饱满的情感,使一幅生动传神的闽南众生相浮跃于纸上。

正如龚万莹在创作谈中所说,“要让更多人看到闽南,那么语言便是最好的形式”。她通过独具特色的语言将想象中小岛上的故事记录下来,让更多人看到岛上富含历史底蕴的闽南文化和风土人情。她在小说中信手拈来的闽南方言,带着沿海潮湿温热的气息,有十足的感染力。小说集名字中的“厝”便是极具闽南特色的表达(“厝”在闽南话中意为房子),闽南古厝作为闽南常见的历史民居,是一代代闽南人的记忆。小说中使用的“歹势”“水当当”“知影”等方言,意趣横生又耐人寻味,配合着对岛屿独特自然风光的描写,翻滚的海浪和细闪的海滩仿佛映入眼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

从南方的小岛鼓浪屿出发,《岛屿的厝》让一路绵延而来又缠绕着的乡思钻进每个读者心中。龚万莹以富有闽南特色的地方性书写,讲述了闽南故事,以清新隽永的语言为“新南方写作”增添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原推文

本网站由 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邮 编:361005
本网站由厦门网制作 闽ICP备:1601627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2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