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
沉稳而温暖
他或许不擅长表达
却是我们坚实的依靠
谢谢您,爸爸
祝您父亲节快乐!
父爱如山
选送单位:
厦门市美术家协会
主创人员:
张丽芳
父亲
▲释义
父亲是我的山,给我永远的倚仗。
父亲是我的翅膀,带着我的梦飞翔。
选送单位:
厦门市书法家协会
主创人员:
许弘明
那年 父亲陪我艺考
“艺校能学演戏,也能学文化,而且毕业还包分配。”这是父亲决定让我考艺校时说的话。20世纪90年代,在我读六年级的时候,阿姊来信说,市艺术学校将到我们县城招生,希望我能参加考试,像她当年那样考上艺校,走出农村。
阿姊是伯父的长女,年长我一轮。当时阿姊风华正茂,柳眉杏眼,秀丽挺拔。在舞台上,她一袭水袖,转身下腰,行云流水,轻盈飘逸。阿姊演的是闽西汉剧,亦称“外江戏”“乱弹”,属福建地方戏曲剧种,有“南国牡丹”的美誉。
得知消息后,我高兴得蹦起来!总梦想自己也能像阿姊一样登上耀眼的舞台,现在离梦想又近了一步。我爬上父母的大木床,拉起如舞台帷幕一般的蚊帐,幻想那木床就是高高的舞台,我在上面唱啊跳啊,不停地旋转,直到累了一头栽在床上,睡着了……
“光有一腔热情不够,还得有真本事。”父亲说。没错,第一关就是面试,我很少登台演出,也没有戏曲基础,父亲临阵磨枪教我黄梅戏《对花》里的唱词,平日里我喜欢扯着嗓子唱《水手》“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流行歌曲,觉得父亲唱的“老古董”戏曲不好听,但备考这些天,我收敛心性,一天到晚不停地练习戏曲。
离考试的时间愈来愈近了,我做好准备,选了这首旋律轻快活泼的《对花》,还自创了几个舞台动作,自信满满。考试那天,父亲载我到城里赴考。他脚蹬踏板骑得飞快,半个小时后至考场。现场人潮涌动,四下一望,周边都是个子比我高、长相比我漂亮的女孩,感到压力如潮水排山倒海而来。
考试开始了,很快轮到我上场了。父亲对我说“要沉着冷静”,并送给我一个微笑,殷切的目光流露出对女儿的期许与鼓励。当我走进宽敞的考场,面对着十几个评委,个个面无表情,我紧张得流下一身冷汗,强打起精神,硬着头皮上台。
第一轮是说唱表演,我唱完歌曲,侥幸过关。第二轮情景剧表演,先抽签继而进行表演,中间没有思考和排练的时间。“把上山挖笋的快乐表演出来”这是我抽到的题目,“除了歌舞,居然还考察情景剧表演?”我心里叫苦不迭,当场就慌了神,乱了阵脚。家乡薄田瘦土,鲜少种竹笋,我毫无挖笋经验,我把求助的目光抛向窗外,看到了父亲关切的眼神,“稳住,挖笋就像挖花生一样!”我的耳边似乎传来父亲的声音。我忙将荷锄上山觅笋挖笋等动作演绎一番。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表演技巧,我的动作生硬,表情呆板,表演也不尽人意。
最后一轮考乐理知识更把我难倒了,我从未学过识谱和节拍等乐理知识,习惯张嘴就唱,当考官打完一连串节拍让我模仿时,慌乱中,我将节拍打错了。那时,窗外的父亲急得干瞪眼。
考完后,我心里非常沮丧,眼泪夺眶而出。“不能上艺校也没关系,你的成绩好,只要用功读书,以后定能考上大学。”父亲安慰我。返程的路途特别漫长,到西康村后有一处陡坡,父亲弓起腰,吃力地踩踏板,汗流浃背,我赶紧跳下车,帮他推一把。
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孩子,没有一条路是平坦的,没有一座山是毫无崎岖的,有路就勇敢地向前闯……”虽然那年我未能考上艺校,但听了父亲的话,明白人生总有成败,总会遇到很多坎坷,但有父亲陪伴,我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他永远是我坚强的后盾。
选送单位:
厦门市作家协会
主创人员:
林声华
上辈人
选送单位:
厦门市美术家协会
主创人员:
朱国星
凤凰树下的回忆
盈盈叶翠生灵韵,袅袅花红冠丹袍。初夏的鹭岛,处处红艳亮眼,热情似火。蝉声中南风阵阵吹来,凤凰花开热烈喧闹。据说,凤凰木原产于遥远的马达加斯加,漂洋过海而来,但与厦门十分投缘。只要阳光温度适宜,不出三五年,就能出落成数米高的“大个子”。
凤凰树下,蕴藏着我绵长又美好的童年回忆。六岁那年的初夏,我换牙了。乳牙和恒牙挤在一起,慎重的父亲带我来到中山路一家私人牙医诊所。在呛鼻的消毒味中,一阵麻醉过后,乳牙被钳出来。医生夸我勇敢,也夸我父亲用心,他说牙齿长得整齐对一个女孩特别重要。
听说吃冰会消肿止痛,父亲马上带我到绿岛买五角一球的冰激凌,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吃如此高级的甜品,至今回味。
上世纪70年代,从禾山来一趟市区不容易,父亲决定带我去动物园。我可高兴了,拉着父亲的大手,从中山路一直走到公园东门。道路两旁是整齐的凤凰木大树,茂密的枝丫在道路的上空交错,一簇簇绿叶托着红彤彤的凤凰花,星星点点,层层叠叠。走在树下,幽静凉爽。
放开父亲的大手,我像只快乐的小鸟放飞起来……我调皮地跑到一棵高大的凤凰树下,试图抱拢粗壮的树干。哪能啊,我使劲地张开瘦弱的双臂,远远够不着。
父亲怜爱地看着我说:“你以后要多吃点饭,长高高的,手臂也长了,就能抱拢了。”我不甘心,就这样沿路抱了一棵又一棵,没有一次能双手抱拢。父亲不急不躁,一直鼓励我再往前跑,再试试。
初夏正是农忙时节,我不知道父亲当时放下多少农活,就为了我日后有口整齐的牙,他对孩子如此上心在那个年代很超前的。
看我开心得咯咯笑,他脸上也乐开了花。在物资匮乏的艰难岁月,一个女孩的童年,能被父亲宠如盛开的凤凰花,是很幸福的。
小时候,我总盼着凤凰花开。花一开,“六一”就到了。“六一”前夕,父亲会请一个叫阿玲的裁缝给我做漂亮裙子,因为“六一”那天是我最荣光的时刻。年年作为“三好生”代表的我,不仅要上台领奖,还要上台表演。
新裙子做好了,父亲骑自行车载着我去取。阿玲的店就在西林村口凤凰树下,感谢凤凰木浓密的树荫,裁缝铺里并不热。父亲坐在凤凰树下,等我试穿新裙子。阿玲的手艺远近闻名,父亲一看到换上新裙子的我,马上啧啧称赞:“ 水水水(闽南话,漂亮)!”
“六一”当天,父亲特地赶到我们小学旁的田里干活。轮到我上台领奖时,他拼命伸长脖子朝我张望,笑得好开心,顾不上抹一把汗……
时光的河入海流。今年的凤凰花又开了,一朵挨着一朵,开得特别艳丽,灿若云霞。凤凰花这样率性而洒脱的个性,不就是鹭岛人爱拼才会赢的真实写照吗?凤凰花于我,更像一本书,写满了父亲对子女的爱和期盼,终其一生读不完。
选送单位:
厦门市作家协会
主创人员:
陈楚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原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