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起“垃分”,鹭岛更美

信息来源:  时间:2024-05-28 11:01:36

5月22日-28日是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本次的宣传周活动主题为“践行新时尚 分类志愿行”

近年来,厦门的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显著,2023年,厦门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均达到98%以上。

厦门市文联积极组织各文艺家协会的文艺家、工作者们创作“垃圾分类”主题文艺作品,通过文艺作品将垃圾分类意识、绿色发展理念带进千家万户,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


垃圾分类好生活

选送单位

厦门市曲艺家协会

主创人员

作者:杜兵团

表演:林志萍

录制:林艳锋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选送单位

厦门市美术家协会

主创人员

林雪梅


大手牵小手 共创美丽厦门

▲图为马拉松赛后,志愿者亲子在打扫现场

选送单位

厦门市摄影家协会

主创人员

游媛娜


“拉风(垃分)”阿姨

以前,早晨出门时,先生习惯自觉地捎上垃圾。这些天,他死活不肯了,一会儿说他着急出门,一会儿嫌垃圾没打包好,他还说:“你不把垃圾分类好,我就不去扔垃圾了!”

呀,这是什么态度?瞧瞧我,上班族一枚,每天累个半死,还要管爷儿俩早晚两餐,我容易吗?先生实在说不过我,就循循善诱:“你到楼下看看,那个垃圾分类阿姨都可当咱妈了,还那么认真,你好意思乱装一气吗?”

老实说,我也没乱装一气呀,“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这道理咱懂,单位里也一直宣传垃圾分类的呀,我可是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得很清楚的呀,我满肚子的不服气。

扔垃圾的任务就这样无奈地回到我身上了。早上我雄赳赳地带着两袋垃圾出门,想让先生瞧瞧,我出去扔,肯定会很顺利。

快到垃圾桶旁,发现四下无人,几只绿色、黄色、蓝色的垃圾桶整整齐齐地摆在那儿。平时臭烘烘的垃圾桶,现在看起来倒也洁净可爱。

哈哈,没人,我脚踩起踏板,正要把垃圾往里扔,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声音:“小妹呀,你等我一下可以吗?”

抬头一看,一位拎着一桶清水的阿姨急急往我这儿赶,水都快溢出来。

我点了点头,她匆匆赶到我身边,放下水桶,擦了把汗,说:“呀,我来看看。”然后把我的垃圾袋接了过去。

接着她拿着夹子就往垃圾袋里夹。“妹呀,这肉骨头不能放在厨余,要放在其他垃圾。”

看着她像检查作业一样,细细地拨着各类垃圾,我忍不住尴尬,急急把另一袋垃圾递给了她。难怪先生死活不肯呢,原来每天早上他都要当面接受这样的检验。

不过,我有些不明白,肉骨头怎就不算厨余垃圾呢?

我接连打了几个电话问了好几个社区工作者,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阿姨没错呀,这些东西不好降解,所以就不算厨余。我哑口无言。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我扔垃圾,每天早上,我都看见那位阿姨拿着抹布,把垃圾桶的外面擦得干干净净,每看到一个人来,她仿佛接到订单一样高兴,急急接过别人家的垃圾袋,然后埋头在那儿又拨又夹。

那天,我把一个快餐盒连同一点餐余放在其他垃圾里,只见阿姨很认真地把快餐盒打开,把里面的厨余垃圾倒出来放在“厨余”垃圾桶,再把塑料快餐盒放在“可回收”垃圾桶......她的动作轻缓而坚定,却把旁边等着她接另一个垃圾袋的我臊得满脸通红。另有一次,我用报纸包了一大堆花生壳,扔在其他垃圾,而阿姨特地把报纸打开,把花生壳倒了出来,让我瞬间觉得自己仿佛是个考试偷看被抓个现行的学生。

回家后,我仔仔细细地把各类垃圾分个一清二楚。

然后,我雄赳赳气昂昂地去找垃圾分类阿姨,眼看她一脸喜气,用闽南普通话说了一声“好”!感觉自己像拿到了通关令,兴高采烈地去上班了,一天都是好心情。

“垃分”阿姨,仔仔细细挑拣垃圾的阿姨,坚持原则不肯轻易放行的阿姨,把垃圾桶洗得像储宝柜的阿姨,其实是很“拉风”的阿姨。


选送单位

厦门市作家协会

主创人员

叶玉环


海边清洁工

选送单位

厦门市摄影家协会

主创人员

李翠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原推文


本网站由 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邮 编:361005
本网站由厦门网制作 闽ICP备:1601627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2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