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艺 | 风趣诙谐的闽南讲古

信息来源:  时间:2024-04-01 10:51:00

讲古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范寿春(欧阳淑顺拍摄,图片来源于厦门市文化馆网站)

“2020厦门市青少年讲古电视大赛”颁奖仪式(图片来源于厦门市文化馆网站)


讲古是闽南地区特有的曲艺形式,流行于厦门及周边地区,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厦门方言讲古,即用闽南方言(厦门话)演绎的说书。它道具简单,演出不受场所限制,运用闽南话中特有的韵律、谚语、俗话、掌故、歌谣等词汇,谈古论今,生动有趣,让听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掌握闽南历史、风俗、社会生活等知识,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因而深受群众的欢迎。2008年,讲古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该项目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范寿春,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盛富泰、邵鼎辉,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李志勇、张再勇。


厦门讲古起源于何时,史书未有记载。据清朝道光年间周凯《厦门志》记载:“有说平话者,绿荫树下,古佛寺前,称说汉唐以来遗事,众人环听,敛钱为馈,可使愚顽不识字者为兴感之用……”由此可见,清中后期厦门便已出现讲古。民国初年,闽南民间出现了职业讲古艺人,称为“讲古仙”,说书的地方,称为“讲古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讲古发展到鼎盛阶段,厦门市区有后路头、养元宫、美仁宫、厦港、鼓浪屿市场等讲古场,原同安县的马巷、新圩等也有讲古场。听众多为轿夫、泥水匠、学徒、无业者和老人。讲古开讲时,听众坐在长椅上,讲古演员手执书本或折扇,坐在特制的高椅上,绘声绘色地谈古论今,口若悬河,还时常穿插一些闽南俗语,风趣诙谐,引人入胜。按照惯例,讲古仅向有座位的听众收费,站听者不收费。每讲一回,收一次钱,听众自觉投钱,一分至五分不等,收入甚微。讲古内容分文讲、武讲两大类。文讲指的是讲《聊斋志异》《西厢记》《红楼梦》《包公案》 《彭公案》等才子佳人故事和公案故事;武讲则指讲《西游记》《封神榜》《三国演义》《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水浒传》《七侠五义》《拍案惊奇》等战争、侠义传奇等。这一时期,厦门著名的讲古艺人有黄贻模、潘大舍、陈江河、林坤玉、林金生、郭奇山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讲古场几乎绝迹。抗日战争胜利后,厦门讲古场逐渐恢复,鼎盛时期约有40余处。新中国成立初期,厦门民间讲古活跃,思明北路、妙香路、溪岸二市等处设有讲古场。


1950年,厦门市群众艺术馆举办“说书艺人讲习班”,集中培训“讲古仙”,规定开讲前先讲报纸时事和革命斗争故事,不得宣讲各类封建迷信、庸俗低劣的旧书。这一时期,厦门文化主管部门注重从工人中培养新一代说书者,不再侧重讲古,更多在于述今,讲革命故事,代表性节目有吴杰夫开讲的《王贵与李香香》,叶基开讲的《淮海大战》,柯清云开讲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杨汉民开讲的《吕梁英雄传》,林雪绥开讲的《林海雪原》。20世纪60年代,吴慈院自编自讲的《伟大的战士雷锋》、吴福兴创作的《四颗金星》、陈蕃茨创作的《水蛙记》、张顺安创作的《红花姨养猪》等作品,语言风趣,深受群众欢迎。改革开放以来,民间讲古又唤起生机,在厦门市工人文化宫、中山公园、儿童图书馆等处有讲古场。


21世纪以来,老一辈讲古艺人相继去世,“讲古仙”仅有范寿春、杨敏谋等老艺人,厦门方言讲古这一充满闽南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形式,正处于濒危境地,亟待抢救保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原推文


本网站由 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邮 编:361005
本网站由厦门网制作 闽ICP备:1601627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2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