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建省文艺学术界联合会、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将于1月18日在厦门隆重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各民间文艺门类的艺术家、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享中国民间文艺的丰收庆典。
本届山花奖系列活动文艺名家进校园暨“文艺名家工作室”授牌仪式在厦门大学举办,特别邀请到两位研究“三大史诗”的专家以及“三大史诗”传承人,带大家一起了解“三大史诗”《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史诗《玛纳斯》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一部规模宏伟、色彩瑰丽的民间英雄史诗。
《玛纳斯》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它以柯尔克孜族漫长而曲折的历史为背景,以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不畏艰险、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前仆后继的感人事迹为内容,用优美动听、节奏铿锵的韵文体演唱形式,讲述他们惊心动魄、勇往直前的英雄业绩,体现了柯尔克孜族民众热爱故乡、追求和谐美好生活、誓死保卫家园、团结周边部族、共同开创美好未来的崇高精神。
《玛纳斯》不仅是史诗第一部主人公的名字,也是整个八部史诗的统称。史诗《玛纳斯》将柯尔克孜族历史、文化、习俗、社会、自然、哲学、美学、宗教、艺术、人生观、价值观及各种社会文化知识融入其中,涵盖了柯尔克孜族古老的神话、传说、习俗歌、民间叙事诗与民间谚语,集纳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精粹,千百年来以口头形式传唱,是柯尔克孜族民众精神文化的结晶,也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玛纳斯》史诗大致初现于9至10世纪,在历代史诗歌手“玛纳斯奇”的演唱中不断得到完善,以典型的谱系式叙事结构,汇聚成23万余行的史诗《玛纳斯》,走向口头艺术的高峰。史诗歌手们用优美而独特的韵文体形式口头演述,将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一生的业绩和人生轨迹呈现在听众面前,并在这一过程中融入柯尔克孜族多重文化元素,引领听者跨越时空,感受古代柯尔克孜族民众波澜起伏、丰富多彩的生活。
《玛纳斯》史诗无论是对人生礼仪、自然环境的描述,还是对征战、婚礼、节庆、狩猎、赛马等场景的描述,都达到了口头文学叙事艺术的巅峰,把柯尔克孜族民众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巧妙融入口头叙事当中,生动勾勒出古代柯尔克孜族民众社会生活的民俗画卷,并通过感人的故事情节启迪后人、教育后代,在千百年的传唱中历久弥新。
作为“一带一路”上传唱千年的文化瑰宝,《玛纳斯》已有俄文、德文、英文、法文、土耳其文、日文等多种译文版本出版,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让它们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原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