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物 | 朱鸣冈:一生执着“为人生而艺术”

信息来源:厦门文联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2-02-08 10:00:00


朱鸣冈,生于1915年,是我国著名的版画家、美术教育家、鲁迅美术学院荣誉终身教授。


朱鸣冈诗、书、画、刻样样精通,曾经用手中的刻刀和画笔作武器,参与了抗日救亡和民族解放运动。

在1938年秋天,朱鸣冈第一次看到有人将木刻作品挂在墙上,他知道,木刻是进步的艺术,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号角。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木刻工具、材料易找,且即刻能办,加上在印刷条件简陋的抗战大后方,还可以直接印制后就发表,与某种宣传抗战情绪共舞。于是,朱鸣冈拿起刻刀,便是一生,他说,笔墨当随时代,任何一个真正从事创作的人,都不会拒绝来自生活、来自时代的冲击,只要刻得动,我就不会放下手中的刻刀。


朱鸣冈还是位杰出的园丁,他投身艺术教育六十载,桃李芬芳片遍天下,并且荣获国务院颁发的为高等教育作出贡献的证书和特殊津贴。1949年,朱鸣冈在文化宫布置了一个教室,对大连市的美术爱好者进行培训。朱鸣冈对绘画的热爱,感染了一大片学生,这些学生中有一部分中小学老师,他们薪火相传,将对份对绘画的热爱播撒开来,使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连,美术版画一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大连待了4年后,恰逢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成立,急需美术教师,就把朱鸣冈调去了。来鲁美的第一年,朱鸣冈担任绘画系三年级的创作课老师,带领学生到沈阳高坎村深入生活。


进村时,正逢三秋大忙季节,生产队正组织各农户秋收,还要备足秋耕秋种的农家肥,但劳力不足,一时无法完成。朱鸣冈想,既然我们是来深入生活的,对生活就不能袖手旁观。于是动员学生们一起参加打土坯劳动,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只几天工夫就做完了打新炕用的土坯。他们的行动让农民兄弟刮目相看,从此他们在思想感情上不再把学生当外人看。


朱鸣冈在那里结识了一位老饲养员,为他画肖像,也画了许多劳动的场面,包括牲口、劳动用具,周围环境等等,最后将所有素材加工成一幅名为《在牲口圈》的铅笔素描,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54年出版。



学生们亲眼看到完成一幅作品的全过程,他们看到了灵感的火花在哪里点燃;如何捕捉平凡的生活和普通人身上特殊的美;看到老师是怎样像车零件一样,反复打磨收集来的素材,最后将它们装配成了一台精密复杂的机器……这段经历让学生受益匪浅,也为朱鸣冈未来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调。


朱鸣冈一直以来,坚信艺术创作必须扎根于培育自己成长的土壤,才会有生命力,才有真价值。他力求用自己的写实语言挖掘现实生活的内涵,反映普通百姓的生活,从而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具有永恒的收藏价值。例如他在台湾创作的版画《台湾生活组画》,就是他当年在台北的所见所闻。60多年后的今天,它们不仅进入台湾美术史并且为台湾各界人士所津津乐道。



他的艺术创作还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民族气派。他一贯主张,艺术要纳外来于传统,以俗为雅,以故为新。在创作中,他不仅采用大众易于理解的直接写实手法,同时借鉴和吸收传统民间美术(剪纸、窗花民间木板年画)的特点。在长期的艺术教学中,他总是鼓励学生们大量吸收民间美术与民族艺术的养分。在他看来,惟其如此,艺术作品才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才能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朱鸣冈出生于忧患,成长于动荡,成就于解放,安享于开放。这一生的起承转合总是与绘画息息相关,他虽然经历了许多的曲折与磨难,但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阅历与经验,当我们走进这位慈祥老人的世界,品读他那充满传奇的人生,我们仿佛看到一部人民艺术家的成长史,尤其在当传统艺术受到商业化浪潮冲击的今天,回看朱鸣冈在艺术创作中,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执着追求,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网站由 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邮 编:361005
本网站由厦门网制作 闽ICP备:1601627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2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