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厦门晚报 时间:2020-11-15 10:57:00
■陈炳聪现场进行丑角表演。
【本期主讲人】
陈炳聪,厦门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本报讯(文/图 记者 龚小莞 通讯员 徐涛)昨天下午,厦门文艺大讲堂戏剧讲座《闽南古韵——高甲戏》在外图厦门书城三楼举办。讲座现场,主讲人陈炳聪带来了高甲戏的服装、乐器,现场进行了丑角表演,并和观众互动,引导他们更好地感受高甲戏的魅力。
陈炳聪介绍,高甲戏博采众家之长,而又独树一帜,形成了独特的、极富闽南传统特色的表演艺术。特别是旦角、丑角表演,更是闻名遐迩。其中,“丑角”表演是其他剧种少有的,“高甲丑”活泼风趣、幽默滑稽、舞蹈性强,门类繁多,有公子丑、破衫丑、短衫丑、官袍丑、傀儡丑、拐杖丑、武丑、夫人丑、媒婆丑等等。最具特色的是“提线木偶丑”和“掌中木偶丑”,二者以夸张的动作展现人物形态,举手投足,皆模仿木偶,表演特点机械而富有节奏感,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表演艺术,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近两年来,陈炳聪走进社区、校园、企业、书院,致力于推广高甲戏,先后举办了十多场讲座。“有了解才能喜欢,才能熟悉。”他说,保护传统文化需要大家一起努力,高甲戏离不开时代,离不开群众。
此次讲座由厦门市文联主办,厦门晚报社联办,厦门市戏剧家协会、外图厦门书城承办。厦门文艺大讲堂由市文联和厦门晚报社联合推出,旨在通过活动普及文艺知识,帮助群众提高文艺修养和艺术水平,推动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和社会道德文明建设,促进特区文艺大发展、大繁荣。该活动已持续了六年多,讲堂内容包括文艺各门类基础知识、技能技法、欣赏品鉴、理论评论及文艺掌故、文艺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