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厦门文艺大讲堂系列报道之二十

信息来源:厦门晚报  时间:2018-10-22 08:35:00

文艺讲座到社区

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 让孩子敢唱爱唱想唱




  文/图 记者 龚小莞  通讯员 徐涛

  昨天下午,厦门文艺大讲堂音乐讲座在文屏路69号架空层1-2馨家园服务中心举办,福建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和妤婕分享了“儿童歌唱嗓音训练和保护”。

  和妤婕说,优美的童声如天籁之音,是最接近自然和人类初始状的声音,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给人以清纯、天然、生机勃勃的审美感受。童声的美感首先是不做作、不拘束、不呆板的自然状态。儿童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感通过歌声自然地流淌着,也只有在这种最自然的状态,才能体现童声最珍贵的美感。

  她说,儿童教学必须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的教学理念,选择适合儿童各年龄阶段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不能简单地套用成人的教育、教学思维和方法,应该寓教于乐,建立孩子们喜欢的课堂。比如,把游戏课、舞蹈课、朗读课等不同的课型和声乐课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唱唱、跳跳、做做、想想的娱乐活动中,轻松地接受唱歌、舞蹈、朗诵等知识和技巧,培养他们的音高、节奏感、身体协调感,为今后唱歌及美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和妤婕强调,老师和家长们应该“蹲下身子,用孩子的视角来看世界”,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唱歌高兴吗?好玩吗?”要把成人化的音乐审美标准先放一放,等孩子从“敢唱”“能唱”进入到“爱唱”“想唱”这种心理状态后,再循序渐进引入,“因为,我们最终是要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否则就会扼杀孩子唱歌的天性和爱好”。

  此次讲座由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厦门晚报社联办,厦门市音乐家协会承办,厦门市思明区梧村街道文屏社区居委会协办。 

本网站由 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邮 编:361005
本网站由厦门网制作 闽ICP备:1601627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2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