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四期(第三、四版)

信息来源:  时间:2014-05-20 14:35:56

为厦门科学发展跨岛发展提供文艺支持
 
   厦门市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摘要)
 
  一.主要工作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时代主旋律。六年多来,围绕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十七大、十八大、建军80和85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特区建设3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等系列重大主题活动,市文联和相关文艺家协会有计划地参与策划和组织,通过征文、文艺演出、大型美术、书法、摄影展及文艺评奖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先后两次邀请中国作协知名作家组成代表团来厦进行采风活动,他们的作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并结集出版了《跨越》、《世界因你而美丽——作家眼中的厦门》等书籍;组织“海峡春风30年”特区建设主题歌曲创作活动,邀请徐沛东等全国著名的音乐人专门为厦门创作一批音乐作品,并组织歌曲征评,选出一批优秀歌曲,先后出版了《鹭岛飞歌60年》、《海峡春风30年》、《歌声述说30年》等一批优秀作品;邀请台湾著名音乐人郭孟雍等一批词曲作者,围绕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组织创作、编辑出版《相约厦门》歌曲专辑;为厦门市第十次党代会献演《新长征、新跨越》交响合唱歌舞晚会等。
   2.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坚持文化惠民。六年多来,以“百花回报沃土、艺术奉献人民”为主题,坚持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每年元旦春节,厦门书画院、市书协都组织书画家到基层单位开展书写春联等文化惠民活动;每年“八一”节期间,组织艺术家深入部队开展文艺演出、书画笔会、赠书等慰问活动;在 “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日,星海合唱团以及各区文联在环岛路音乐广场、社区广场等公众场所,举办“春到鹭岛” “劳动者欢歌” “祖国歌甜花香”“城市诵读节”等各种广场文艺活动;视协连续三年推出《欢喜大围炉——两岸闽南语春节晚会》。民间文艺家协会近年来更是创新形式和内容,与各区文联合作,引进中国文联的“送欢乐、下基层”品牌活动。摄协、曲协、影协、民协每年均与教育部门共同举办艺术夏令营活动,6年间共有2000余名中小学生在暑假度过美妙的艺术之旅。举办“艺术名家进校园”活动,文学、音乐、民间艺术、电影、戏剧、书法等门类的艺术名家及其团队,长期深入我市中小学、大中专院校,为数万名学生开展讲座、表演等共60多场。仅摄协为学校、机关、街道、企业等单位开展各类摄影讲座、培训就达100多期。厦门文学院牵头主办的“厦门市首届大学生文化节”,我市近十所高校一同参与。
    在2008年我国汶川地震自然灾害发生之际,组织文艺界在第一时间通过捐款、交纳特殊党费、义卖义拍等方式,筹集了百万元善款支持灾区建设。同时,还组织艺术家创作歌曲、对联、招贴画,鼓舞激励灾区人民振奋精神、重建家园,我市音乐家创作的歌曲在央视黄金时段连续播出多次;最近,四川雅安的地震灾害又触动了艺术家的心灵,书协等协会纷纷组织艺术家们开展书画义卖等活动。
    3、积极鼓励引导,为出精品出人才提供保障。六年多来,围绕“出精品、出人才”做了一些有意义、有影响的工作。一是:成功举办纪念市文联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二是:2008年市文联牵头组织开展了第四届厦门文学艺术政府奖的评审工作,评出获奖作品102件(部)。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作品参加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及福建省百花奖等国家级、省级赛事,并取得较好成绩。我市文艺家先后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梅花奖、山花奖、“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等国家级大奖121项及福建省百花奖等省级大奖118项,文艺作品经常入选全国美展、书展、摄影展奖等专业赛事。在纪念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活动中,积极推荐文艺家参评,舒婷、郑小瑛和曾若虹分别荣膺“杰出建设者”和“优秀建设者”称号。三是:每年的“5.23”,围绕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组织各类表彰和采风活动,探讨文艺创作新路子。为培养宣传本土艺术家,多次联合中国作协等单位为本土作家、艺术家召开作品研讨会,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文艺工作者,加强跟踪培养,数十次举办艺术家个人的作品展和作品研讨会。四是:开展《厦门文学艺术人物专辑》系列丛书的编辑工作,已为12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分别出版个人专辑。接下来还将在电视台开辟《聆听艺术》专栏,陆续介绍我市的艺术家和艺术团队。
    举办《厦门文学》杂志创刊60周年、星海合唱团成立60周年、摄影家协会与书法家协会成立30周年以及厦门书画院、厦门诗词学会成立20周年等系列纪念活动,达到总结经验、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目的。
    4.发挥优势、主动作为,深化对台对外文化交流。六年多来,发挥人民团体的组织优势,主动为对台和对外文化交流奉献心力,取得良好效果。据不完全统计,以市文联和各文艺家协会为主开展的对台文化交流活动有:“两岸同唱春之歌”“海峡两岸国际标准舞(厦门)公开赛”“两岸书法与传统文化讲坛”“海峡两岸诗词笔会”“海峡两岸读书论坛暨名家书法邀请展”“海峡两岸闽南语电影研讨会”“海峡两岸戏曲舞美研讨会”“九九一家亲汉字艺术笔会”“海峡两岸小作家夏令营”“厦金航线通航五年书家赠联贺新春”以及为主举办、承办“首届海峡书法论坛”、第二届“海峡两岸民间文艺嘉年华”活动、“‘2012海峡两岸端午莲花褒歌会”等等。市文联还先后组织艺术家九次赴台湾交流,与台湾民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影响甚佳。《厦门文学》杂志也通过和台中《儿童天地》杂志互登作品之机实现杂志入岛。先后有中国书协在厦设立全国第一个以“海峡两岸”命名的书法创作交流基地,中国美协在厦设立“海峡两岸油画创作基地”,中国民文协在厦设立“厦门民间文艺交流基地”。
在市外办的关心指导下,利用我市与部分国际友城间的联系,每年互派艺术家进行交流,已有50多位艺术家实现落地互访。市文联组织艺术家先后出访过荷兰、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地,并在当地举办“厦门风光摄影展”。2006年市文联组织本市的十多个团队参加在厦举办的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2008年又组团赴奥地利格拉茨参加第五届世界合唱比赛,为我市争得荣誉。此外,利用厦门文艺创作基地的有利条件,先后接待了来访的境内外艺术家代表团数十个、上千人次。
    5.争先创优、夯实基础,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市文联领导班子重视自身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通过深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精神以及全国文艺两会精神,加强理论武装,提高艺术修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投身于厦门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事业中,发挥应有的核心领导作用;机关干部职工通过学习,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作为、努力作为,以争创文明单位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根本,较好地树立服务文艺家、服务社会的理念;文联所属事业单位,通过改革正在调整内设机构,壮大实力,创新开拓发展;各协会换届之后,随着一批年富力强的同志陆续走上领导岗位,文艺家协会的独特作用正在有效发挥。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艺和文联工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精神,是我们文艺界和文联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按照市委要求,把学习宣传贯彻作为重中之重,要结合实际制定学习计划,通过举办读书班、专题讲座、座谈、参观等各种形式组织文艺界学习,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精神实质。
    2.着眼于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努力在服务大局方面有更大作为。文艺界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紧紧围绕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以重大节庆日、重大活动为契机,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各类文艺作品的创作,精心组织各类优秀文艺作品的展演展示展播展映,开展一系列有声势有影响的重大主题文艺活动。
    3.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在服务群众方面有更大成效。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坚持用优秀的文艺成果提升人的素质,规范人的行为,缓和、疏导人们的利益矛盾和思想冲突,引导人们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困难和问题,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从文联能做的、能真正出实效的活动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将这项重复性、常规性的工作,变成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不断有新体会、新发现的富有探索性的工作。
   4.弘扬艺术和学术民主,以创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文艺精品为工作重心。文艺作品直接作用于精神领域,关乎人的心灵世界、民族精神面貌和社会文明进步,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要努力适应时代需要,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着眼于推动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问世,在文艺创作特别是原创作品的创作方面取得更多新成果。
   5.践行“文艺界核心价值观”,以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队伍为己任。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树立“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文艺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强化人才意识,积极探索有利于各类文艺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激发文艺工作者创造力的体制机制。
   6.努力提高文联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一要抓好机关建设,通过竞争上岗、干部交流等手段,为大家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和工作机会,不断提升服务文艺家的水平;要利用事业单位改革的契机,充分发挥专业人士的作用,加强文艺评论和理论研究,力争在这一工作上有所提升和突破;要用好增配人员,指导文艺家协会规范管理。提高各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指导协会在执业培训、咨询推介、维权保护、资质认定、人才评价等方面做有益探索;要加强“网上文联”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文艺信息资源共享。

(新当选主席团成员)

 

(本期摄影  陈国河)

本网站由 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邮 编:361005
本网站由厦门网制作 闽ICP备:1601627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2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