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大湾区内的新文艺群体和新文艺人才

信息来源:《中国艺术报》  时间:2019-06-24 10:12:00

  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文艺工作何为?文联组织又该怎样贡献自己的力量?广东省文联日前发布的《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调研报告》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系列重大战略。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亲临广东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

  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广东省文联自2018年5月开始,专门成立调研小组,调研走访了香港、澳门相关人士及广州、惠州、深圳等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摸查,形成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调研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大湾区涉及‘一国两制’,具有三个税区、三个法律管辖区、三种货币体制的背景。但粤港澳文化同根同源,三地之间关联亲密,交流互动频繁。”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王晓认为,作为大湾区的重要成员,广东的文化资源丰富,艺术家队伍力量强大,广东省文联应发挥文化引领支撑作用,“为增强大湾区文化软实力,共建繁荣和谐的粤港澳人文湾区作出应有贡献”。

  音乐资源是大湾区最为丰富的文艺资源之一,去年3月,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广东省音协联合组织举办了“香港音乐界大湾区文化行”交流采风活动,四十多名香港音乐界人士参观走访了珠江钢琴厂、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学院,与广东音乐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以大湾区文化建设为契机,打造共建项目,促进大湾区音乐的繁荣发展是必要的。”说起大湾区的文化建设,广东省音协副主席金旭庚表示,协调与合作,是大湾区文艺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

  “融合”“合作”“协同发展”也被写进了广东省文联的调研报告之中——“改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的方式”“打造好大湾区文化品牌,建设合作交流平台”“积极探索有利于文艺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这些机制建设成为广东省文联未来参与大湾区文化圈建设的主要抓手。

  为了更好地交流融合,广东省文联计划协调优化交流渠道,“给予广东文艺界人士到港澳地区进行业务交流的便利,减少审批限制;给予港澳地区文艺界人士到广东从事正当艺术活动的便利,让他们享受与内地人员同等待遇。”

  对于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早在2017年5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民间艺术展”上,广东省民协就参与倡议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促进会”。说起对促进会未来的设想,中国民协副主席、广东省民协主席李丽娜告诉记者,促进会未来将积极开展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学术探讨、产业促进、产品交流、人才培养、企业服务等公益性活动,实现大湾区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文化与创意、文化与“互联网+”的跨界深度融合。

  据了解,未来,广东省文联将协助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艺联盟”“粤港澳大湾区文艺联谊会”等组织。

  另外,大湾区内文艺产业高度市场化,如何服务与盘活大湾区内的新文艺群体和新文艺人才,也是广东省文联着重考虑的问题。

  “除了依托展览、展演、研讨、培训等传统方式外,广东省文联将创新文艺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机制,积极加强对港澳地区人才举荐力度,在广东省文联所属省级文艺家协会领导机构中增设来自港澳地区的人选。”王晓告诉记者,广东省文联还会尽快开展面向新文艺群体的职称评定工作,将港澳地区的新文艺群体人才纳入职称评定范围,为港澳地区文艺人才在省内工作扫除障碍。

  王晓表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进入了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大湾区建设全面推进,是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战略举措,为全省文艺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切实增强推进大湾区建设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实际行动推动规划纲要的深入贯彻落实。

本网站由 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邮 编:361005
本网站由厦门网制作 闽ICP备:1601627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2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