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从“大写意”走向“工笔画”

信息来源:《中国艺术报》  时间:2019-05-06 10:50:00

列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项目成果清单,38个国家院校加盟——

“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从“大写意”走向“工笔画”

  “音乐教育联盟非常好地呼应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这个峰会增添了光彩。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专门提到了要打造音乐教育联盟的新平台,所以这个新平台也是我们国家‘一带一路’对外合作过程当中一个很独特的亮点。”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方军特别谈到的音乐教育联盟,是为响应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配合教育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在教育部国际司指导下成立的。中央音乐学院曾于2017年5月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音乐学术研讨与展演活动,该活动于当年被国家列为“一带一路”270项成果之一。

  在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特别提到了该联盟,并在主旨演讲中提出要“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续联络机制”和“打造音乐教育联盟以及其他人文合作新平台”。

  4月29日至5月1日,以“理解、分享和协作”为主题的第二届“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大会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俄罗斯、乌克兰、意大利、土耳其、伊朗、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韩国、印度、孟加拉、阿根廷、蒙古国、泰国、斯洛文尼亚、越南、新加坡、卡塔尔、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罗马尼亚、瑞士、西班牙、阿尔巴尼亚、英国、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缅甸等30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的音乐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及音乐家与会,国内各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及综合大学音乐学院的20位院长参加活动。大会闭幕时,又有17所国内外院校签署入盟协议,目前在已有成员院校44个的基础上增加到61个,包括37个国外成员和24个国内成员。

  正如“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组委会主任郭淑兰所说,“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被列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项目成果清单,教育部国际司批准成立了“一带一路”音乐交流与研究中心,更加可喜的是,“联盟”成员稳步增加,关心支持“联盟”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联盟”成立后陆续开展了常态化、多样化的“一带一路”音乐教育交流和演出,通过交流活动了解不同国家音乐间的相互联系和音乐教育的独特性,增加相互理解。此外,创作并演出一批“一带一路”音乐原创作品。据悉,中央音乐学院实施“丝路之路”创作计划,先后有11部音乐作品进行公演,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特别是2018年10月,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带领团队制作新版“一带一路”实景歌剧《图兰朵》上演,而这部歌剧的尾声,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家郝维亚全新续写,引起强烈反响。此外,先后由“一带一路”音乐交流与研究中心申报立项的11个研究课题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实践表明,“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已搭建起国际音乐教育交流合作的新平台,拓展了音乐教育对外开放的新空间,提供了音乐教育交融互鉴、创新发展的新机遇。郭淑兰表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应把各院校自身发展需要同国际合作需要结合起来,从“大写意”走向“工笔画”,聚焦重点项目,积极开展双边、多边、多领域的国际音乐教育交流与合作。

  在联盟成员的各自发展已取得丰硕成果的背景下,俞峰特别提出当今联盟成员都共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全球化现象导致各国固有的传统在逐渐消失的状况,各国优秀的音乐文化在哪里?怎样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能够发挥作用?怎样能够延续丝绸之路固有的精神,在音乐中建立起我们思想沟通的桥梁,为各自的社会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出贡献?这也成为了本次大会的核心议题。会议虽然聚焦于音乐,聚焦于音乐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但最终目的是建立起联盟院校间的交流机制,进而促进世界音乐的繁荣与发展。

  “一带一路”始于倡导经济合作,又不止于经济合作,而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方式、推进经济文化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也注重项目化管理和推荐,积极开拓务实合作的渠道。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就此谈道,中国教育部提出要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学历学位的互认、标准的互通和经验的互鉴,加快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所急需的人才,增加“丝绸之路”奖学金博士和硕士名额,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外合作办学。借此政策导向,“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要建设一批优质项目,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的人才高地、表演高地、智库高地、创作高地,要在日常交流+集中展示的模式下,实实在在地出一些成果。

本网站由 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邮 编:361005
本网站由厦门网制作 闽ICP备:1601627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2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