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二期(第三版)

信息来源:  时间:2014-05-20 14:27:34

让更多人得到文学的滋养
 
     ---写在厦门文学院成立四周年之际
     2009年1月18日,厦门文联大厦欢乐腾腾,我市文学界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厦门文学院的揭牌成立。作为我市惟一的文学创作及研究机构,新成立的厦门文学院主要承担编辑出版《厦门文学》杂志、指导我市文学创作、开展文学理论研究与批评、开展海内外及对台文学交流等工作。四年来,厦门文学院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党组的领导下,以繁荣发展厦门文学事业为主旨,积极投身讴歌特区的文学创作大潮,不断加强文学队伍建设、举办文学活动、巩固文学阵地,为推动厦门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坚守纯文学阵地 培养本土文学人才
    编辑出版《厦门文学》是厦门文学院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这些年来,杂志在保持办刊宗旨不变的情况下,创新内容和形式,推出新栏目,形成自己的特色。“典藏文本”组约莫言、高洪波、谢冕等文学名家的作品,“小说新干线”栏目力求“好看”;“非虚构空间”敞开双臂包容一切探索性的写作实践;“注视与发现” 倡导真诚的批评,“闽台人文”则娓娓述说着闽台地区的人文地理和悲喜故事。厦门文学院还与台中《儿童天地》杂志社签约,互发两地小作者的文章,促进两岸校园文学的交流。2011年《厦门文学》杂志举办了简朴、务实的创刊60周年纪念活动,各级领导、文学界名家和广大读者的诚挚祝福和殷切希望让这个“老刊物”重新焕发出青春和活力。几年来,《厦门文学》发表了许多在文学界和读者中产生较大反响的作品,一批精彩文章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散文天地》及《中国艺术报》等转载并获奖,一批有潜力的本土作者在《厦门文学》杂志成长成名,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的文学创作。
推动公益活动 扩大文学社会影响
    让普通大众更多地了解文学,让文学更接近大众,让厦门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始终氤氲着文学气息,是厦门文学院的工作宗旨之一。文学院成立四年来,通过举办群众性文学活动,努力扩大文学的社会影响。“红土地·蓝海洋”笔会被原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喻为“是海西文化的一道新景象,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以同一命名、同一主题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学笔会”。校园则是厦门文学院触角进一步深入的重点,2011年在厦门七所高校间开展的“寻找鹭岛最美丽的文字”征文比赛,以现场写作的形式,刮起高校大学生文学写作的巅峰对决;2012年在此基础上举办的“厦门市首届大学生文化节”,有文学论坛、征文和音乐会等内容,涵盖我市近十所高校;而“艺术名家进校园”则让孩子们和作家当面对话,分享作家的从文经历;与台中《儿童天地》杂志社共同举办的“海峡两岸小作家夏令营”引领两岸小学生踏上梦幻的文学之旅。除此之外,厦门文学院还积极为社会提供文学服务,协助举办“第三届中国诗歌节”、“海峡诗会”、“印象湖里”笔会等系列文学活动。
力抓创作研究 提高文学理论水平
    指导文学创作,培育良好的文学创作沃土是厦门文学院的又一项重要工作。厦门文学院采用多种形式引导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开展理论学习及研讨活动,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并适时组织有质量有影响的作品研讨会和创作活动。不定期举办的“厦门文学创作交流会及理论研讨会”,立足于对我市文学创作现象及热点问题进行研讨,让作家们及时调整创作心态,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针对厦门诗群活络的特点,文学院还推出系列诗歌理论研讨活动,并在此基础上促成诗歌评论家推出一批诗歌理论研究成果,发挥评论家对作家创作和读者审美的引导作用。此外,文学院还组织形成《当代中国文学公共性的缺失与重构》等多篇调研论文。
使命指引方向 做大做强厦门的文学事业
    对于今后的发展,厦门文学院副院长刘岸表示,厦门文学院要着重做好文学的普及和提高等两方面的工作。普及活动“手要低”,就是要继续推广文学公益活动,真正做到把文学带到社区、企业、农村、部队及学校中。提高活动“眼要高”,就是要精而深地开展一些高层次的文学理论研讨和采风活动,比如邀请海内外一流作家、评论家来厦门开展讲座、研讨、采风等;2013年我们还计划承办一个国际性大型文学交流活动——第七届中韩作家创作交流会,中韩两国一流的文学家将齐聚厦门共论文学。通过这些活动,一是让更多的厦门人得到文学的滋养和浸润,二是为更多的作家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三也是推介厦门、提高厦门城市品味的一个良好举措。(文图:文学院)
  

本网站由 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邮 编:361005
本网站由厦门网制作 闽ICP备:1601627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2011号